完美的汽车摄影是怎么炼成的
一幅以汽车为主角的完美照片,还需要符合汽车美学的一些规律
摄影即利用光影表达对象的内在,所以除了在构图、色彩、景深、布光等摄影学方面的讲究之外,一幅以汽车为主角的完美照片,还需要符合汽车美学的一些规律,因此对汽车这种独有内在规律的理解深浅往往决定了汽车影像品质的高低。
将汽车看作有生命的人来拍摄,是拍出完美汽车影像的一个捷径。当然,这个捷径的难度在于如何辨别此车与他车的差异,毕竟对于人的辨别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中,其规律是容易熟悉和参照的,但汽车却不一样,需要单独的专门下功夫才行,而从造型美学入手,则可以成为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法。
汽车造型设计中,每一个电镀件的宽窄大小和位置、每一个表面的凹凸强弱、每一种颜色的艳淡明暗,都和人像的身姿摆位、衣着修饰、妆容描画非常相似。设计既要充分展现一款车物理性能诉求和目标人群定位,也要合理补偿和掩饰平台尺寸、法规约束、制造工艺等因素对汽车美感的负面影响,正如人的优点需要强化和凸显,而不足需要规避和弱化一样。摄影师需要了解这些主动的强调和被动的掩饰,才能拍出汽车最动人的那一面。
一些比较常见的、堪称完美照片杀手的错误就是不熟悉汽车作为高速行进的工业品所必须符合的、与美感冲突的某些规律,并且不巧正好暴露出了这一点。
比如拍摄时前轮转向角度很大,而镜头又不巧正好指向前轮,会导致轮口内的悬挂系统暴露、车轮宽度与车身尺度的对比悬殊、整车的前端支撑视觉上弱于后端等一系列问题;
或者不了解现代车身的楔形轮廓是受到高速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所致,从车尾向前拍摄时,无意中把车尾的厚重夸大,造成头尾体量严重不称;
再比如从侧面拍摄时,选择的镜头焦距不合适,把原本就很短的前后悬拍得更短,或者原本就很长的前后悬拍得更长……
这些问题在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都是被设计师精心做过视觉补偿和修正的(由于一系列矛盾的机能诉求,大多数车辆的平台尺寸都无法达到完美状态),如果不了解,很容易出错。
避免这类错误的确不容易,因为所有的规律都并非绝对——这款车适合这样拍,但换了另一款车还这样拍的话,可能就不合适。正如汽车设计的一条重要法则:凡是操作性很强的所谓设计规则,往往是错的。毕竟,设计的难度正在于其评判的弱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影像拍摄之难,也是类似。
汽车拍摄最好还能了解设计师最原始的灵感,以抓住整车设计的核心主题。汽车的曲面数量繁多、形态布局关系也很复杂,其中哪些是设计师最得意最希望展现的、哪些是为了烘托主题有意弱化和退让的、哪些是遵从法规和人机要求不得不而为之的……最好能大概分辨清楚,免得用错力气,扬了短避了长。
照片里的汽车,车身和轮辋基本都是精心清洗打扮的,但有一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轮胎。轮胎自然表面呈亚光光泽,这可能会与车身的光亮程度矛盾,需要人为加以控制,可能需要上油增亮,但还要避免另一个极端——轮胎反光过亮,俗称“发贼”。
另外,轮胎由于制造和装配的需要,其侧面会有两三个红、黄色标记,如果没有做掩盖处理,会形成照片中刺眼的瑕疵像素。
最难控制的是轮胎的接地表面,一方面是不能只清洗可见胎面而忘了接地的承重部分;另一方面,胎面上油可能会削弱轮胎的立体感,如果不上油则需精心控制其明暗,不能与轮口洞的黑色混在一起;如果沾染了沙土,倒未必是坏事,但一定要边界清晰呈圆形,不能圆轮廓不完整或者呈椭圆形,而且沙土的颜色与地面的颜色是否一致、与车身的颜色是否冲突,也都要考虑。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意大利一些设计公司引领起一种胎面处理方式,选择中等颗粒度的浅色碎石地面或路面,让碎石在车身倾斜向下的表面形成质感适度的反光,同时灰白色或者浅褐色碎石粉末粘在轮胎表面上形成非常清晰的圆形边界,立体感极强,避免了车轮被黑色轮口或黑色地面“吸入”导致的车身不稳定感。
另外,未被粉末沾染的胎面沟槽又清晰的展现了轮胎花纹的设计,堪称是一种完美的细节处理手法。(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