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来源:汽车通讯社
2019-09

近几天,2019成都车展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新兴的中国汽车品牌,领克也积极参加并推出了多款重磅车型,摆满新车的展台一度受到大量观众的热情围观。不过与很多传统车企不同,此次领克的新车均以PHEV车型为主,例如01PHEV Pro、02 PHEV、03PHEV等,涵盖轿车和SUV,让领克品牌进入了全系车型混动化和电气化的新阶段,显示出其坚定不移走新能源路线的决心。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然而新能源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就领克践行的PHEV路线来说,抛开比亚迪、上汽等率先发力的传统自主车企不说,连大众、丰田等全球车企巨头都在一两年前推出了对应的车型。现在才全面发力的领克面对这些强劲对手,如何凭借技术优势打动消费者成了我最关心的问题。于是,此次成都车展我走进了领克展台,与领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朱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以揭开自己和领克车迷心中那些困扰已久的问题。

领克P2.5混动技术更高效

朱凌表示,领克的混动技术和其他车型的混动技术有些不太一样,具体而言就是将电机直接集成在变速箱内,这种结构业内人士称为P2.5。优势很明显,首先是效率高,相比其他独立的电机结构,不论体积还是重量都比同级竞品拥有更大优势;其次是降低动力部分重量后,驱动车辆更加节能,而操控也更为敏捷。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如果反馈在动力和能耗层面,这套P2.5混动技术可以使得整车提升14%的动力和45%的节油性能,这对领克品牌旗下车型不论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还是终端用户的操控体验,都将会是革命性的提升。这也是领克混动技术大幅度领先于其他汽车品牌混动技术的核心所在。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而针对目前很多PHEV车型尤其是国产品牌,在电动模式下和汽油模式下完全不同的用车体验,朱凌副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想造出一台优秀的PHEV车型,首先得具备做好燃油车的实力,这完全取决于车企在燃油基础车领域的积累。现在不少车型,新能源部分做的比较好,但传统燃油车技术上是非常欠缺的。领克CMA架构在推出第一批燃油车的时候大家都已经体会到了,领克在燃油车技术上的积累是非常雄厚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机才会是一辆优秀的PHEV车型。

电池安全和寿命有保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断发生的自燃事件屡屡成为头条,因此安全问题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范畴。PHEV车型的电池容量虽然不如纯电动车来的那么大,但也是一个容量高达数十千瓦时并且拥有数百公斤体重的大家伙,领克又是如何化解消费者对安全方面的顾虑呢?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朱凌副院长表示,沃尔沃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安全标准和地位大家有目共睹,领克插电混动家族传承了沃尔沃强大安全基因,在沃尔沃传统汽车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融入了电气化安全和完全正向的功能安全开发,以更全面、更严苛的安全标准,铸造世界级安全性能。相比很多PHEV车型直接拿燃油车改的这一现状,领克从一开始设计就考虑了这些新能源车型的工况,包括电池采用中间通道布局的独特方式,其实都是由此而来。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而关于电池衰减部分,除了电池本身的技术以外,还取决于充放电策略。同样的电池,如果策略不合适,电池寿命会相差很多,这方面领克做了非常多的优化,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在涉及安全的热管理方面,领克专门做了一套独立电池冷却和加温系统,不论在严寒还是酷暑天气都能保证电池的化学稳定性,让电池拥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寿命。

多种新能源齐头并进

虽然此次成都车展亮相的领克新车以电力新能源为主,但在领克的长远产品规划中,电动化并非唯一路径,多种新能源并存发展才是真正的大方向。

成都车展专访朱总:领克品牌以技术、安全打动消费者

朱凌副院长表示,除了基于电动化的混动、插电式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之外,领克内部的其他新能源包括氢燃料和甲醇等都在研究,这也是整个吉利集团现在在做的事情。未来很难说哪个技术方案能一统江湖,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这种多技术路线并存的现状归根结底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因为每一种技术都会有优缺点,而如何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取决于使用场景,例如在拥堵市区,纯电动是最好的选择,起步就有最大动力,停车即可功耗归零,这是传统燃油车所无法做到的。

写在最后

在与朱凌副院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我看到了一个专注于用户用车体验并在技术方面不断攀登新高的新兴中国汽车品牌。以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来看,向来不缺新产品,缺的就是类似领克这种“执着”地按照自己既定目标前行的汽车品牌。而从其认真造车的态度上,我似乎看到了这个品牌继续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