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为啥难翻身?这几个核心原因,让金九银十也无能为力
在过去很多年,金九银十,也就是每年的9月份和10月份,都是中国车市的传统旺季,但是从去年开始,整个中国车市便没有了传统旺季,从今年9月份前三周的销量水平来看,日均销量相比去年下滑17%;而按照日均销量的下滑幅度来推算,9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相比于2017年,在绝对数量上将有50万辆的下滑幅度。9月初成都车展上市的众多新车,也没有为车市回暖提供帮助,而事实是,整个行业依然处于极度低迷当中,10月份销量也不可能出现回暖,经历了国六落地、成都车展之后,依然没有起色。
从去年至今的情况来看,中国车市低迷已经积重难返,而且相关层面已经确定不会启动新一轮的购置税减免措施来救市,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其实就是中国车市异常惨烈的竞争,最后能够剩下的车企和品牌可能没多少,中国车市在经历了巅峰之后,未来一段时间时间,可能就要在高存量的基础上进行微增量的发展,这也是基本的事实。
但是中国车市低迷的主要原因到底有哪些?事实上,一个很大的基础问题在于,保有量已经很大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每千人又有汽车保有量为173辆,几乎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好像增量空间还非常大,但是问题在于,目前购买汽车的绝大多数人群都处在城市,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嚷嚷在一二线城市摇不到号,好像需求非常旺盛的样子,但是我们抛开那些只为攒号,不一定是刚需的参与者,其实真正对汽车有刚需的人在绝对数量上并没有多少,尤其相比于整个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
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然处在低收入水平,之前国内某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国内人均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人口高达62%,人均收入低于8000的人口接近90%,所以其实国内的收入差距过大,使很多人并没有买车的需求,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本质上是逐渐接近饱和的,或者说中国人口整体收入水平没有非常大的改观之前,这种情况将持续存在。
另一个方面,就是人们冲动买车情绪的回落以及对于用车成本的逐渐重视,在过去几年,整个中国车市在政策刺激之下,大量的新车被售出,但是很多人都是冲动消费,这种情绪主要的弊端在于买车之后,发现养起来很困难,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养车的成本包括保养维护、保险税费、停车、罚款、油费等等,这些成本,很多人买车之前,是很少顾忌到的。但是随着汽车媒体业的逐渐发达,很多人在买车之前已经对养车用车的成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在冲动消费这一块,就会想得更多,也就会更加理性,这也促使中国车市重回理性时代,日系车的销量持续上涨,自主品牌一夜打回原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和日常消费品价格的逐渐上涨,这两样作为刚需,吸取了很多人的积蓄,并且透支了未来的收入,所以汽车作为房地产之外最大的大宗消费品之一,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随着最近两年,整个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很多行业出现了裁员、降薪,再加上类似猪肉、蔬菜、水平等价格的持续上涨,很多人对于当前收入的稳定性、未来的增长性,以及购买力的担忧,导致很多人不敢买车,这也是导致当前车市低迷,不可忽视的原因。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整个中国车市销量低迷,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经济、汽车保有量、消费思维和习惯的变化,都导致很多人选择不买车。这种情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延续下去,所以对于整个中国车市的参与者们来说,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而对于那些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车企来说,可能在旷日持久的车市低迷中,就要面临被拖死的最终结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