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硬实力——斯巴鲁要将个性进行到底
作者: 江德洲
除了那台精气神都在线的VIZIV ADRENALINE CONCEPT概念车,“驾驭硬实力”——这一全新的品牌口号应该算得上本届成都车展斯巴鲁释放出的,最令人欣慰的信号了。
毕竟在铃木退市后不久,这个同为日系小众的品牌究竟何去何从,始终牵动着许多车迷的心弦。而此次成都车展,斯巴鲁全系车型昂扬的姿态,无疑狠狠回击了这所有的质疑与流言蜚语。
不单如此,在9月1日落幕的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2019赛季宝丰站,斯巴鲁中国魔力拉力车队勇夺全场车手冠军、车队总冠军、厂商杯冠军等多项战绩,再次以最大赢家的身份笑傲全场。
不难看出,哪怕在商业市场上的表现难以与那些巨头匹敌,但在赛场之上,斯巴鲁依然如一位追风少年般生猛,好斗。
将个性坚持到底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万众期待的BRZ正式回归,不仅车迷老泪纵横,许多媒体老师甚至亲自致电经销商询问订车进度,这在汽车行业绝对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毕竟是国内市场少有的30万元内小跑车,BRZ身上的“双门”、“后驱”、“水平对置”等关键词早已成为大时代下的稀缺品质,市场口碑也几乎是一边倒的褒奖。斯巴鲁作为为数不多依然坚守这个细分市场的厂商,在茫茫大潮中是那样格格不入。
本届成都车展期间,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品牌推进部课长陈建科在接受我们的访问时也谈到:“(进入中国)这十几年中,我们大概获得了五十多万的用户,这些用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虽然这个数字对于一些很大众的品牌来讲不是一个大数字,但作为一个坚持个性的小众品牌,这五十多万的用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最关键的是,这群用户和我们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
即便从国内第一家斯巴鲁3S专卖店在深圳开业算起,这个小众品牌与中国正式结缘也不过十七年。十七年来,斯巴鲁最好的品牌积淀或许并不在于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而是在于在不断吸引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用户。
如果你细心一点便会发现,不管是BRZ、XV、森林人抑或是STi车主,他们都有着近乎一致的性格画像:低调,不从众,独立思考,甚至是朋友圈子中的异类(也可能没有朋友),像极了品牌本身在市场上的定位。
“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指用户)甚至比我这个从业者更加热爱斯巴鲁品牌。也正是因为这些用户给了我们动力,要去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将来也会坚持以这样独特的个性去发展。”
陈建科说,中国媒体进入碎片化时代后,简单明了的沟通方式或许会有更好的沟通效果,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斯巴鲁才决定推出新的品牌口号——“驾驭硬实力”。未来,斯巴鲁的宣传活动也会围绕新的品牌口号进行。
换句话说,在许多竞争对手被市场乱了阵脚的当下,斯巴鲁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路该往哪走,也不大可能去迎合、妥协些什么。总之那些唱衰的声音,的确是时候闭嘴了。
我去哪里找,像你那么好
长久以来,斯巴鲁的产品一直处于普罗大众眼中的“尴尬”地位。了解它的人爱到不行,不了解它的人……就真的什么也不了解。
在我看来,独辟蹊径的技术,产品宣传上的错位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够成熟,都是长期症结所在。目前,斯巴鲁的四大核心技术包括水平对置发动机、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EyeSight辅助驾驶系统以及SGP平台。对于更大基数的普通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词条貌似都没有大轮毂、大屏幕、大沙发来得吸引。
斯巴鲁心里自然也一清二楚,但放低格调去讨好多数,并不是这位东瀛工科男一贯的作风。
我想起黄章晋老师的一句话,你不能说服一个孩子让他相信糖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因为你们中间隔着十几本书的知识或是十几年的阅历。那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放下杂念,让懂我的人更懂我。当然,也得想想办法让那些乱写的Haters闭嘴。
回归到新的品牌口号“驾驭硬实力”。这句话有两层维度,一是操控硬实力,二是安全硬实力,这两层纬度也将成为接下来斯巴鲁向市场重点传达的内容。
操控硬实力无需过多赘述,在四大核心技术以及无数冠军奖杯的注解下,斯巴鲁已经将这二字诠释得足够透彻。
而安全硬实力方面,事实证明,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的确能在行车时对司机起到保障与支持作用——内部数据显示,配备有EyeSight的斯巴鲁汽车,追尾事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一些斯巴鲁的经销商甚至会开玩笑说:“在售后车间,我们至今找不到一个因追尾导致事故的车。”
总的来说,真正的好产品,往往会着眼于消费者看不见的点。即便被布尔什维克误解,仍然要为布尔乔亚坚持。
这几乎就是我崇敬斯巴鲁的全部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