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状告威马侵权索赔21亿:是吉利碰瓷,还是威马偷师学艺?
随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对于汽车行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逐渐正规化,严格化,很多设计、功能性的侵权行为都有望得到相对公正的评判,尤其是捷豹路虎告赢陆风汽车,导致陆风汽车旗下侵权产品陆风X7相关车款停产停售,让人们看到了相关层面放弃对国产汽车厂商地方保护,给予海外车企和国内车企同等的知识产权地位的决心,所以从今年开始,在外形上山寨模仿合资品牌的国产车,越来越少,就连本是中国汽车行业最著名山寨之王的众泰,也接连推出原创新车,所以,在未来的很多年,有关于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的各种官司、纠纷,将持续不断的出现在各个新闻平台的推送里。
之前几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起诉威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业秘密,上海高院已经受理,开庭时间将在9月中旬,吉利起诉威马汽车的诉讼标的高达21亿元,如果吉利汽车胜诉,那么意味着威马汽车将要付出21亿元的代价赔偿吉利,虽然威马汽车经历了C轮融资,目前的融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30亿元,但是倘若真正要付出21亿元,对于威马汽车来说,无异于放血,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就算赔钱了,之前涉及到的商业秘密,包含涉及侵权的吉利技术,威马也是不能继续使用的,所以一旦吉利胜诉,那么威马汽车在短时间内遭受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造车新势力普遍低迷,人人自危的大环境下。
当然,面对这次诉讼,吉利汽车明确表示不做任何透露,一切以法律最终判决为主;而威马汽车也表示,威马汽车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威马自主研发,在确保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注重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其实可以这么说,诉讼双方相当于说了和没说一样,吉利三缄其口,而威马汽车自然也没有傻到还没有开庭,就已经承认自己侵权,那还要律师团队干什么,还不如直接掏21亿元给吉利,说不定还能买点专利过来,因此当前并不能判断威马汽车没有侵权行为。吉利这么干,一定是掌握了某些证据,否则这种碰瓷行为,就是吉利自己给自己泼脏水,而且要知道,在国内,除非证据很充分,否则告赢知识产权纠纷案的几率并不是很大。
当然关于吉利汽车和威马之间的联系,并非只是现在的原告和被告关系,事实上,如果从人员关系来看,吉利甚至哺育了威马汽车,主要原因在于,威马汽车当初的创始团队和技术团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吉利汽车,其中威马汽车董事长兼CEO沈晖曾在吉利控股集团担任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总监兼中国区董事长;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在沃尔沃主导过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沈晖从吉利离职,随后拉来了其在吉利和沃尔沃工作期间的众多同事组建威马核心团队。所以如果我们大胆推断,吉利汽车起诉威马汽车的主要诉由或许就是认定集体出走的威马核心团队带走了吉利汽车在相关方面的技术,并且用到了威马的经营和新车研发制造上。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之前特斯拉起诉其前高级工程师、后为小鹏汽车及其美国子公司XMotors工作的曹光植,据相关法庭文件显示,特斯拉认为曹光植窃取了特斯拉AutoPilot软件(自动驾驶软件)的源代码。而曹光植向法庭承认,他确实下载了源代码,但他的律师坚称他没有对其做任何操作。而且特斯拉向苹果寻求帮助,此前苹果公司也有两位前员工被控窃取公司自动驾驶相关资料,事件的主角也是小鹏汽车,可以说同为其受害者。小鹏汽车之后发表声明,在得知相关情况后,立即中止了曹光植等人的工作,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说辞只是外交辞令,本质上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却能证明,新造车公司从成熟车企挖人并携带技术是有先例的。
事实上,对于这些造车新势力们来说,造车本身就是一件零基础的事儿,那么既然要造车,就需要有人才,真正的人才,只能是以前在相关车企干过的员工,那么挖来这些人,有时候它们身上的技术或者产权到底归属于谁就是个问题,而且很多行业都有竞业限制,在明显技术属性比较高的行业,辞职或者退休后,一定时限内是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的,但是在汽车行业,这样的避嫌措施做得并不好。
所以当下吉利汽车起诉威马,有关情况只能等判决结果,不过如果我们预测一番的话,吉利汽车的核心证据应该就是围绕威马的核心技术团队展开的,而威马汽车没有一点侵权行为,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关键就在于,这21亿,吉利能不能拿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