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放假、欠薪不还,造车新势力到底怎么了?内部员工道出猫腻
说起7月份车市的大新闻,除了第14代轩逸、2019款XR-V上市的消息以外,最新涌现的“造车新势力”赛麟强势推出了迈迈,华人运通也拿出“大招”推出了高合HiPhi,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带来了新鲜血液。
众所周知,国内人均汽车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人均标准,因此汽车行业依然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得益于新能源、财政补贴等优势加持,汽车领域吸引了包括地产大鳄、科技巨头们的纷纷涉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国内造车新势力数量最多达到300余家,竞争可谓十分激烈。
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在之前市场不成熟、补贴充足的时候,很多造车新势力可谓是“躺着就把钱挣了”,但是,随着补贴减少、消费升级,曾经风光无限、“使命加身”的造车新势力,如今也陷入了强制员工放假、欠薪不还、拖欠货款等“丑闻”。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禁让人想问上一句:补贴退去,新能源车企的境况到底如何?听一位懂车人说完,终于明白了。
大浪淘沙,留下来才是精英
早在2018年,网上就流传了一张“造车新势力车标图片”,引发了很多网友关注。从这张不完全统计的车标图中,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威马、蔚来、小鹏以外,还有数十个车标令人倍感陌生,不少网友也都是直呼:这么多车标怎么能记得住呢?
不过,一位懂车人就比较有远见了,他说到:完全没有必要全部记住!两年之后其中80%以上的车企都会消失,到时候记住留下车企的车标就可以了。这种解释虽然听起来让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同时也揭露出造车新势力当中有很多“滥竽充数”者,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亟待淘汰和重新洗牌。这不,时间刚过去一年左右,这位“懂车人”的话就应验了。
据了解,从2015年至2017年6月份,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也高达10262亿元。产能规划更是达到了2124万辆,相当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
可见,即便是市场庞大的中国车市,也不可能容纳如此多的新能源车企,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不少车企终将会因为销量不佳、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陷入一个死循环,最终难逃被收购或者是破产倒闭的命运。
此外,伴随着新能源优惠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不少正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资金、税收支持的地方造车新势力也将受到新一轮的冲击。无论是“科技队”还是“地产队”,能够经得住大浪,留下来了才是精英。
自食其力,新势力步履维艰
2016年前后,可谓是造车新势力发展的“黄金时代”,新能源行业被无数人看好,甚至有人抛弃主业、倾家荡产、孤注一掷选择投身这个领域。然而,可能谁都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三年的时间,这个领域就迎来了巨大的动荡。
关注汽车行业的人应该都非常清楚,从最早的贾跃亭为了给“FF续命”而变卖固定资产,甚至不惜背上老赖之名远走他乡,到现如今长江、前途、绿驰、云度等企业纷纷爆出的强制放假、拖欠工资货款等问题,虽说能够看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穷的活力,但是也放大了造车新势力盲目发展背后的问题。
据了解,对于不少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缺乏有关造车方面的专利技术,通常只是租用别人、或者是采用合作公司的专利,使得产品本身就缺乏长远发展的潜力。此外,再加上部分造车新势力出于“骗补”的心态而采用小公司的零配件,也就使得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销量仅仅集中在企业客户、内部专用和抵账方面,真正卖给消费者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从“2019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上牌数前10位”中能够看出来,威马EX5、小鹏G3、蔚来ES8分别以8548辆、8494辆、7198辆位居前三,而且“前三名上牌量”总和相当于“后七名上牌量”总和的4倍还要多。可见,造车新势力如今已经明显区分为“三六九等”,这种差距今后也将进一步拉大。
所以说,在补贴逐渐取消、缩水之后,造车新势力想要获得长远发展还是需要自食其力。但是,造车毕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想要在短短两三年的发展中就创造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车市寒冬、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造车新势力也就显得步履维艰了。
优势不再,传统车企破壳求生
相较于造车新势力,不少传统车企在发展新能源车型的道路上也没有那么好过,从华泰和力帆这两家老牌车企身上就可见一二。
成立于2000年的华泰汽车在自主品牌当中也算是“老资历”了,拥有圣达菲5、路盛E70等多款燃油车型,进而也推出了相应的新能源车型,算是国产车当中转型比较早的企业。不过,近日却爆出了华泰汽车因拖欠薪资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之前也是频频爆出停产、裁员、资不抵债等问题,可见其发展也是非常不乐观。
此外,在今年的7月22日,力帆供应商万安科技发布了一则官方公告,要求力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支付约607.57万元货款。与此同时,7月26日,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其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已达14.23亿元,这样的“天价欠款”,与力帆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发展不利脱不了干系。
可见,对于不少传统车企来说,他们也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相比较而言,传统车企在智能化和科技化方面的实力稍显薄弱,因此就需要在续航能力、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有所建树,并且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但是,如果两方面一样都不占的话,也就难免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由此可见,传统车企也处于需要革新技术、破壳重生的关键阶段。
结语:无论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而言,现如今都在经历着一场异常严酷的“淘汰赛”,而最后谁能够胜出,甚至说是成为“幸存者”,除了应该拥有正常的生产状态、健康的金融状况,同时也应该具备极为扎实的技术实力,这也是新能源车企想要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