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驰系高管接手江铃控股“绕道”拿资质量产在望
自2017年国家关闭新能源车生产资质审批大门后,如何取得造车资质就成了造车新势力的心头之痛,而对于爱驰汽车而言,同样受到资质困扰。此前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曾向外界表示,“我们已经准备了三条路,申请资质、合作或收购、代工厂。”显然收购和合作是在爱驰的计划当中的。在今年上半年爱驰汽车宣告并购江铃控股50%股份后,这一事宜又迎来最新进展。
企查查APP数据显示,7月26日,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为江铃控股的股东,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经营范围新增“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这意味着,爱驰汽车通过此举正式获得了造车资质。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不再担任江铃控股的法定代表人,由爱驰汽车联席总裁徐骏接任。值得注意的是,徐骏曾在长安汽车担任要职,是长安PSA合资项目的重要牵头人和缔造者。不仅如此,江铃控股的高管层也在“大换血”,原副董事长丘天高任董事长,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付强新增为副董事长,徐骏、爱驰汽车执行副总裁蔡建军、爱驰汽车执行副总裁邱孝川、陈睿新增为董事,谷峰代替章健任监事会主席。
为迈过量产交付门槛,“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合作,曲线迂回拿资质已经屡见不鲜。不管是代工生产还是收购合作,都给“造车新势力”的企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挑战。爱驰向江铃控股增资获取资质只是第一步,未来如爱驰汽车这样的新造车企业将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还需观察。更重要的是,本次爱驰汽车增资江铃控股,能解自身燃眉之急吗?又能给江铃方面带来多少活力?
17.47亿拿下生产资质
据了解,爱驰汽车推出的首款量产纯电动SUV爱驰U5、Gumpert Nathalie、U7 ion三款车型,其中爱驰U5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2020年在欧洲上市。伴随着量产期限的日益临近,爱驰汽车显然迫切需要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通过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股权收购来快速获得生产资质,已经是业界常态。而对于传统车企,尤其是部分市场地位相对弱势的品牌来说,引入投资方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注入,同时可以部分缓解产能闲置的问题。
2019年4月3日,长安汽车下属合营企业江铃控股在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拟通过增资扩股引入1家战略投资者。长安汽车在其公告中称,意向投资方或其控股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应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且具有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实际经验。但其公告中未提及交易对方身份,该消息一时引发业内讨论猜测。
而后在6月4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合营企业江铃控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爱驰汽车拟增资17.47亿元,其中10亿元计入注册资本,7.47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爱驰汽车将持有江铃控股50%的股份,至此江铃增资项目尘埃落定。彼时曾有业内人士称,江铃控股与爱驰汽车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江铃汽车的资质和产能将与爱驰汽车分享,爱驰汽车的造车资质问题得到解决,其量产计划有望实现。
而对于此次爱驰的增资,长安方面对外回应称,本次增资旨在加速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实现公司长远目标的需要。江铃控股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改革重组,植入战略投资者的产品定义、营销创新和人才激励等优势与国有企业技术、制造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互补融合,从而推动江铃控股全面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长安老将徐骏助力爱驰拿下江铃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与由互联网人士李斌创立的蔚来汽车不同,爱驰汽车是由一帮传统造车企业老兵组建的新势力品牌。该品牌不但在江西上饶拥有一座整车制造工厂,同时还在江苏常熟投建了电池包工厂,成为造车新势力阵营中最早自主布局电池包工厂的企业之一。除完备的两地生产能力外,爱驰汽车还在上海组建了相应的市场营销体系。与此同时,其还通过运作收购江铃控股获取了造车最重要的生产资质。
有接近爱驰汽车方面的人士向《道哥说车》表示,在爱驰取得生产资质背后居功至伟的是爱驰汽车联席总裁——徐骏。公开资料显示,徐骏拥有长达25年的汽车行业企业管理岗位任职经验,曾在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及长安汽车担任要职。他是长安汽车发展及重大合资合作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是长安铃木、长安PSA等合资项目的重要牵头人。
2018年7月徐骏加入爱驰汽车任联席总裁一职,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迅速帮爱驰谈拢了与江铃控股之间的代工协议以及购买旗下乘用车品牌陆风生产资质等事项。背后的原因是江铃控股股权结构属于长安汽车与江铃集团1:1所有,而徐骏与长安汽车渊源深厚,借此帮助爱驰拿下了江铃控股辖下的整车企业陆风以及相关造车资质。而在收购完成后,徐骏也就顺理成章的以法人身份接管了江铃控股。
而在爱驰方面正式获得江铃控股的造车资质后,其首款量产车型爱驰U5即可投入生产。在2019年下半年,爱驰终于搭上了新造车运动的末班车,面对严重退坡的补贴环境,其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不过拿下造车资质,也算是有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中的一员,目前仍然存在的变数,即是爱驰汽车第一款量产车上市后的表现,接下来量产交付才是真正困难的开始。而等待爱驰汽车的将是更为残酷的市场考验,这可能将直接决定爱驰、江铃、长安联盟未来的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