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小知识」喝酒前先看看这个,否则驾驶证都得丢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酒驾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前不久有个视频传出来,某种食品的配料当中存在着酒精,吃完之后在短时间之内都检测都会查出酒驾。那么酒后开车这么危险,我们都知道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那么重点来了,我们一般情况下喝了酒之后多久才开车?另外喝多少酒就会达到酒驾的标准呢?相信大多数的车主都想要了解一下,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酒后驾车的标准。酒驾是指驾驶人员体内的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大于或等于标准100毫克20毫克,并小于100毫升80毫克为酒后驾车,如果大于100毫升80毫克为醉酒驾车。所以一般情况下,喝1瓶或者2瓶啤酒就属于醉酒驾车。可能很多人问白酒和红酒的话怎么算,50度的白酒大概在半两左右,12度红酒为一两。

喝完酒之后大概要多久之后才可以驾驶?由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的速率是有限度的,通常情况下,人体每一个小时仅仅能够代谢10克到15克的酒精。所以如果是喝了一杯或半两白酒之后,最好是能够在10个小时之后再开车。而喝了2瓶啤酒或者是3两较低度的白酒之后,最好是在24小时之后再开车会比较好。不过一般我们出去喝酒的时候喝的量都比较大,所以喝的酒精度数越高,酒的量越大,那么就需要越长的时间来新陈代谢才可以开车,否则会很容易会被当做酒驾处理。

另外据小编了解,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比如有些朋友喝一点点酒就容易脸红,而有的朋友喝再多都是面不改色的。这就关乎到了酒精在人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和很多因素有关,每一个人对酒精的代谢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或者是不同的时间下,对于酒精代谢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下建议,酒精在人体内消散的时间一般为10个小时到20个小时左右。有时候一些朋友在喝完就之后睡一觉醒来第二天就没什么事了,但是开车出门之后依旧被交警查出酒后驾驶。所以即使是我们没有什么醉酒的感觉,生理上已经没事了,但是还是有酒精在内没有排干净的。建议大家在喝了酒之后能够在10—20个小时中再开车会比较保险一些。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太一样,所以大家对酒精的代谢速度也不相同。但是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在开车的时候尽量不要喝酒,否则因为贪杯而丢了驾照,这样子就未免太划不过来了。现在其实叫代驾也比较方便,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开车就不要喝酒,喝酒就不要开车,千万不要因小失大。毕竟你的身后还有你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