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为何能做到低价高配置?这些真相厂家不会告诉你
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有一个惯有的标签,就是低价位高配置,这也是自主品牌在过往的十多年中,在合资品牌白热化的竞争夹层中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所在,相比于合资品牌产品,自主品牌产品能够在价格上压得很低,但是却能在配置上做的很好,有些车型的性价比甚至高到怀疑人生,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深入的探究自主品牌的低价高配置,会发现很多厂商不愿意让我们知晓的真相。
事实上相比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利润空间历来都是比较少的,自主品牌产品的单车利润几乎没有超过1万元的,之前最高的吉利汽车,单车利润也就八千多远,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平均单车利润为什么这么低,其实说白了,就是自主品牌为了和合资品牌在价格上来开距离,展开差异化竞争,只能在价格上避开合资品牌的锋芒,用低单车利润换来高销量,玩的就是薄利多销,直到今天,这依然是自主品牌的主要竞争手段,但却早已不是只有自主品牌独享的竞争手段。
当然自主品牌的低价,事实上源于低成本,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就算自主品牌的单车利润低,如果成本控制的水平做的不到位,那么也很难在价格上和合资品牌拉开差距。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对于经营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海外品牌,都没法将成本控制到这么低,自主品牌为什么能做到,这的确不符合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那么问题就一定是出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如何降低成本,就是该花钱的地方不花钱,在多花钱的地方少花钱,比如外观设计,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在产品设计上都有过山寨合资品牌的先例,这其实便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不少的开支,包括内饰设计,对于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中国汽车设计师们来说,如何能在产品设计的原创性和产品本身受欢迎度之间达成一个平衡和双赢,是非常难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自主品牌在这一块剩下不少钱。
更加重要的,自主品牌的核心部件,本身不值什么钱,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最应该做好的是核心部件,尤其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但是事实上目前很多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底盘这一块做的很差,尤其是大多数紧凑型SUV产品,底盘松散、悬挂不紧凑,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技术的支持和高精度的调校、长时间的反复测试,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要花大价钱的,所以很多步骤,被很多自主品牌给省略了,否则自主品牌的推出新车的速度怎么快得像下饺子一样呢?
最近两年,自主品牌才开始逐渐摆脱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这款便宜的发动机养育了一代中国自主品牌,沈阳航天三菱便宜的发动机可以帮助自主品牌直接越过发动机研发的高费用、高时间支出、产品风险,上车使用,但是这款发动机动力弱、油耗高、噪音大,其实本质上是性能非常一般的发动机,但是却被自主品牌用了很多年。
那么对于自主品牌的高配置,又该如何解释呢?毕竟很多自主品牌的高科技配置就放在那里,10多万的车型搭配电吸门你受得了吗?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逻辑问题,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的确是善于堆砌高配置,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自主品牌的高配置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在别的合资品牌车上,有了同样的配置,就要贵上十几二十万?
原因就在于使用体验不一样,上面说到10几万车搭载电吸门,但是厂商领导在上市发布会现场展示,自吸门却失效了,这就是这些个高配置的真相,看上去啥都有,好用的没几个!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车型搭载了主动刹车功能,但是我们试驾过的车型中,真正能灵敏、快速的实现侦测并释放刹车制动力的车型没几个,或者说少之又少,所以自主品牌大多数的高配置,却不好用就是事实。
这就是自主品牌能高配也能低价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搭载了很多的配置,但是这些配置的供应商技术本身可能就一般,或者说这些配置使用的原材料、调校和很多合资品牌成熟、好用的产品本身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它们的采购价格才会很便宜,加上有些自主品牌的装配能力很差,因此,高配置不能带来高体验,让自主品牌的高配置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自主品牌的高配置低价带来的一定不是所谓的高性价比,大多数时候,这些高配置的背后是产品和技术的不成熟,只是为了看上去配置丰富,事实上一点不好用,这也是为什么在5、6月份去库存的大潮中,自主品牌再次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的原因所在,合资品牌现在敢大幅度降价,是因为本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已经很高了,但是这对于自主品牌的虚假的低价高配,却是一种近在眼前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