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时间,力帆活成了"没有人还记得力帆"
4.5亿资金,还够不够力帆再 "折腾 "一年
说起力帆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毕竟这个早在上世纪就着手摩托车产业,而后又转型汽车行业的企业,也算的上是国内汽车行业的先锋人物,早些年所生产的320、520等车型都是一些口碑上佳且销量不错的车型,可是力帆却似乎没能守住这份 "运势 ",也开始慢慢淡化出了人们的视野。
4年时间,力帆生存成问题
我记得在这几年间,力帆最大的 "新闻 "应该就是《汽车新产品研发》的募投项目了,但几年时间过去,力帆所募集的8.2亿资金仅仅投入了不足半数用来研发新产品,而在近日力帆更是终止了 "汽车新产品研发 "项目,并将项目结余资金4.49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至此我才意识到力帆在这几年里不仅仅是淡化出人们视野那么简单,目前力帆连能否生存下去都似乎成了问题,虽然目前乘用车市场整体氛围不佳,但与众多车企不同的是,力帆还有摩托车、发动机这两个板块的盈利点,难道这都不足以支撑起力帆汽车吗?
新能源本该是力帆的救星
在2015年新能源市场逐渐显露锋芒时,力帆的大动作可谓是盖过了任何一家车企,30余万的新能源车产能,2020年前21台新能源汽车的部署规划,我想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当时力帆敢打出 "新能源产品销量翻三倍 "的口号。
但好运势并没有随着力帆的 "好产品 "而来,2016年力帆新能源汽车深陷 "骗补 "事件之中,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条件车辆共计2395辆,涉及补助资金达1.14亿元,力帆在当时不仅失去了补助资金预拨资格,在此前较快的新能源市场布局、产品的未来规划也全都前功尽弃。
虽然在17年中旬财政部恢复了力帆的新能源车型补贴申请资质,但也为时已晚,力帆乘用车市场的不温不火倒是没什么,新能源汽车是力帆所迎来的最大契机,可是错过了那一段时间,机遇也转瞬即逝。
81岁的尹明善只剩了无奈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力帆的过去,为了弥补发动机研发能力有限的问题,力帆在当时更是不惜重金进口TRITEC1.6升发动机,如果说华晨中华的V7用上宝马发动机算是有诚意,那么我想力帆520用上MINI的发动机堪称良心。
而后来力帆也针对1.5L、1.8L、2.4L、1.5T、2.0T众多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开始了研发,在自主研发发动机这条路上,力帆更是功不可没,对力帆汽车不感冒的大有人在,但对力帆的发动机我是真的十分佩服。
可是为什么力帆有这么好的技术却始终未能成功呢?或许这真的应该怪力帆汽车,看到这或许你会有一丝不解,不是说力帆汽车的技术不错吗,为什么怪力帆汽车啊?因为我说的仅仅是力帆的发动机不错,320模仿MINI、620模仿3系等等案例数不胜数,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力帆汽车可能真的配不上力帆的发动机。
但造就力帆如今惨状的原因并不只这么简单,毕竟过硬的技术、多年的品牌积累摆在这,力帆在早些年也算得上一顶一的主流车企,但力帆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资金!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吸引走了太多原本面向工业的投资,这是力帆所面临的第一次困境,而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时代,力帆遭受丑闻,也失去了另一波 "吸金 "的机会。
而也正是如此,如今的力帆不仅饱受负债洗礼,无人问津更是力帆的最大痛苦,或许这也印证了尹明善所说的那句 "一家具有多年资历的车企无人看好、资金却纷纷转投新能源和互联网 ",在这我也想为 "尹老 "说一句,比起那些动辄亏损几百亿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力帆真的还不如它们有看点吗?几亿资金都要向社会筹集,资金问题压垮了多少 "有希望的国产车企 "?
力帆还剩了点啥?
在遭受了新能源领域的打击后,力帆也是相继推出了迈威、X80、轩朗等几款车型,但奈何品牌形象日益滑坡,甚至在我和一个朋友闲聊时,当我说起力帆汽车时,他惊讶的回答到: "我都不知道力帆汽车还活着 "。经销商数量锐减、产品推广能力不足,如今的力帆又谈何 "品牌力 "?
而比起其它品牌极具两极分化的口碑来说,力帆的口碑倒是出奇的一致,在各大论坛、网站上搜索力帆汽车怎么样时,你都会得到对力帆汽车一致的 "认可 "。
你能说力帆没技术吗?你能说力帆不良心吗?或许力帆早些年的产品足以印证尹明善所说的那句座右铭 "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 "。自主品牌天天 "内斗 ",80余岁的尹明善恐怕也是有心无力,白手起家、从前的阶下囚、而今的座上宾,但我不想力帆到最后只能活成个尹老的 "感悟 ",我倒希望力帆能够像尹老所说的那样 "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