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第七期:美国市场销量也崩了 但 想 又不能国产的斯巴鲁
求生系列内容已经到了第7期,也是时候该聊聊一些真正求生欲满满的汽车企业了。
本文,献给斯巴鲁,日系车企中唯一没有在中国本土进行国产化的主流汽车企业。
斯巴鲁这三个字,几乎已经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之中,它的特性是什么没人懂,而如果真的拿着20多万的预算,也近乎没人会把斯巴鲁列入自己的购车清单中。
现状 2亿现金压不住的反抗
斯巴鲁,是又一家外资企业在华水土不服的故事。
今年6月,一封“致中国斯巴鲁经销商全体同仁书”的信件,把斯巴鲁与斯巴鲁的矛盾公开化。信件中提到,斯巴鲁品牌的销售量和客户满意度呈现不断下滑,全体经销商建立的信心和投入遭受重大打击,绝大多数经销商出现了亏损,部分在无奈下选择了关停。
全文大意归纳一下,销量惨淡、现金流惨淡、市场保有量下降、经销商亏损。
最终,整个事件以斯巴鲁对经销商补贴2亿元补结束。在2亿元补贴中,一半用于2017年销售的补助,另一半用在2018年销售的补贴,具体金额为卖一台车补3300元。
当然,你可以说,“斯巴鲁的主力销售市场并非中国”。观点属实,斯巴鲁的全球主力销量市场在北美,截止2018年,它在美的销量连续保持了70个月的增长,并且在2017年的美国总销量达到了64.79万辆。在一向对汽车品质最为挑剔的美国市场,斯巴鲁能取得这个成绩的确难能可贵。
然而,如今,北美市场中的斯巴鲁,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因为,有一个先决条件,本身斯巴鲁就是一家体量不算大的三线汽车品牌,经不起太大的市场波动。
就在8月6日,斯巴鲁公布了它的最新成绩单,它迎来了五年以来的最低季度利润,原因正是北美市场销售下滑。
最新的一季度中,北美销量占斯巴鲁汽车总销量的70%左右,销量下降13%至16.6万辆,全球销量下滑12%至23.79万辆。
因为自身车型的滞销,斯巴鲁开始了北美地区的促销。于是增大了优惠幅度之后,最终增加了第一季度的营销成本。
这与中国市场何尝不是十分相似?
而且,对于斯巴鲁来说,还有另一层的危机。也就是,美国汽车进口关税的上涨可能会对斯巴鲁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它会提高市场上销售汽车的成本。
虽然斯巴鲁拒绝评论美国关税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最终事实是,由于强劲的本国货币和较高的美国营销费用的影响,斯巴鲁在截至3月份的一年中,预测全年利润下滑21%至3000亿日元。
想 又不能的 中国国产
大环境如此,斯巴鲁想要破局,当然要把目光瞄准全球汽车消费最大市场-中国市场。
斯巴鲁在中国并非没有创造过好成绩,其在2011年和2013年销量达到5.7万辆,但之后销售持续下滑。作为对比,2017年,斯巴鲁全年销量仅3.1万辆,同比下降34%,不及预期目标的三分之一,仅占中国市场份额的0.13%。
当年的斯巴鲁确实对于中国本土国产兴趣不大,2015年,斯巴鲁时任CEO吉永泰之曾说:“即便我们将中国市场下滑的销量全部转移至美国,仍然无法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其潜台词便是中国市场销量远不如美国,自然要将重心让在美国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