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总部首次开放,新总裁张勇:合众做的7件事和3个成功条件
3月23日,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上海新总部第一次对部分媒体开放,今年1月1日上任的总裁张勇履新后首次正式接受媒体采访。
离开连续5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已进入上市倒计时的北汽新能源,加盟前景未知的造车新势力,张勇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话题。此外,他介绍了合众新能源的前3年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发展进度以及未来的战略、产品规划。
“人过四十,总会想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原来在北汽新能源作为郑刚总的助手分管三块业务:市场营销、产品规划、价值链后端合作公司的业务规划与合作管理,只是整车厂业务链条的一部分,不够全面。能不能补齐我在整车从业的经历对我来讲非常重要。”这是张勇出任合众新能源总裁的首要初衷。
合众董事长王文学的多次盛情邀请、合众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有相当大的机会是他做出抉择的另两大因素。
以2018年初为界,张勇把合众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3年做了3件事:做了一款车、拿到发改委资质、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大股东。
他对第3件事做了澄清,合众的大股东是知合出行而不是华夏幸福,后两者都是王文学控股企业,但没有任何股权关系。知合出行在投资合众的同时在布局自己的出行产业链,力图成为一家平台型企业。
例如推出番茄出行汽车共享业务,控股小二租车,参股巴歌出行,投资数家聚焦智能驾驶算法的初创企业,投资参股一些核心零部件企业甚至飞行汽车项目也在规划中。
刚刚开启的第二阶段,合众正在做4件事。
1. 量产工厂即将竣工。该工厂位于浙江桐乡,占地400余亩,产能8万辆,四大工艺的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中。
2. 首款车型正在测试中,计划今年第三季度投放市场。张勇透露,目前有100多辆试制车在做各种测试,接下来的3个月还将投入300辆用于实路测试。“每辆车每个月跑8000到10000公里,总计1000万公里左右,争取在上市前把所有问题暴露出来,整改到位。”
3. 重新梳理品牌架构:合众为企业品牌,3月亮相的哪吒汽车为产品品牌。还未完全完成内装的合众总部大楼内看不到一个logo,包括张勇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出示名片,原因是“整套VI系统正在重新设计、重新注册中,下周一(3月26日)才能最终确定。”
4. 重新梳理业务结构、组织架构,招聘人员。张勇称公司处在高速扩编状态,他每周要面试20到30人,公司现有员工600人,到年底要扩至1800人,其中研究院700到800人,在美国硅谷也要建立研发中心。“合众的薪酬水平位居行业前列。”张勇强调。
能从销量第一、即将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加盟产品还未上市的初创企业,说到底是对企业的未来有信心,张勇分享了他对新能源车企是否能成功的三条判断:钱、人、战略。
第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钱。“一个车型的研发动辄十几、二十个亿,一个工厂投资二十到三十个亿,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有资金持续投入是必备条件,合众大股东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具备这个首要条件。”张勇说,合众在2年内没有资金方面的困扰。
第二是人才。“开发,制造,供应链,品控,营销,品牌,售后,它是一个综合实力、体系能力的综合,我们建立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有一定竞争能力、高效的一个组织。”
目前已知的新加盟高管有奇瑞创始人之一孔繁龙负责生产制造,中国第一代电动车研发者彭庆丰负责研究院,原斑马资深总监张祺负责智能网联研发,未透露姓名的原跨国车企自动驾驶负责人负责智能驾驶研发。
第三是清晰的业务战略和市场定位。
由于大股东致力于打造出行平台,合众的与其他汽车公司一个显著的不同点是兼顾大客户和私人两个市场。内部代号EP10B的首款车型主要对公、兼顾对私,2019年底推出的第二款车在造型、智能化方面更倾向于私人市场,2020年推出的第三款车也主要面向私人市场。
同一款车的对公、对私主要用配置来区隔。合众产品的定位是20万元以下的车型。
在消费者最关心的指标如续航里程的定位上,张勇认为从实际使用来看200公里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人,但从消费者心理预期来看300公里是未来的入门门槛。
“最早我们跟消费者谈电动车的时候,消费者对电动车没概念,认为不跑到600公里这车就没法开。他觉得就像燃油车一样,一箱油跑500到600公里。但实际这么几年下来,200公里买车的人还是相当多的。他会计算我的日常出行半径是多少,结合我的购车预算,做出理性选择。”
基于资金、人才团队、战略和定位这三个维度的分析判断,张勇对合众新能源的未来相当认可,最终促成了他的纵身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