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低迷车市 除了降价还能做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豪车降价成了外界热议的焦点。继3月16日奔驰率先宣布下调车型指导价后,宝马、林肯、捷豹、路虎、沃尔沃、英菲尼迪等豪华品牌也纷纷跟进,相继宣布官降,最大降幅甚至达到8.5万元。
表面上看,豪车竞相降价,和国家即将实施的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有直接关系。从4月1日期,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将从16%降至13%。然而,无论是从次轮豪车价格下调幅度,还是车企对于官降信息的宣传力度,都让这次降价不仅仅成为一次政策响应,而带有更多市场竞争的意味。
放在车市的大背景下看豪车降价,这种感受会更加直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前2个月,国内乘用车共销售324.32万辆,同比下降17.51%。其中2月乘用车销量更是环比下跌近40%。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高调宣布降价信息,更多是通过信息释放,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期拉动销量。
对消费者而言,价格确实是影响购车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此同时,能否充分满足用户的驾乘需求,提供优质的车联网服务,正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
麦肯锡针对中国汽车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消费者在购车时看重车载服务,当车辆提供的车载服务无法满足其需求时,有64%的消费者会选择更换品牌。相比之下,美国和德国的这一数字仅为37%和19%。
用户需求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不仅是一种出行工具,更是提供出行服务的平台。而由于汽车较长的产品换代周期,以及车企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相对经验缺乏,使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前装车载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原车自带的车载系统却敌不过手机支架。
由于产品定位和使用场景的差异,手机并不是提供车载服务的最佳方案。实际上,和手机不同,在驾车场景下的各种互联网服务,无论是导航、音乐、社交、支付,都是和位置、场景强相关的。用户可能很少使用车载支付系统买一件衣服,却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车载系统完成停车费的自动支付。要实现这些服务,既需要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洞察,也需要在地图和位置相关技术上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车企选择与专业的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基于车辆本身的硬件探索如何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与驾车场景深度融合的车载服务。
2016年,吉利在旗下车型上率先搭载高德地图推出的互联网车载导航——高德地图车机版,为用户提供联网化的导航服务。去年3月,吉利发布了GKUI智能车载系统。其中,高德地图为GKUI提供了基于实时路况的导航规划、无感支付、组队出行等场景化服务功能。
行动起来的并不止有自主品牌。不久前,沃尔沃联合高德地图、科大讯飞等国内互联网公司,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车载系统。在交互方面,系统采用科大讯飞提供的在线+离线语音方案。用户可以用“你好,小沃”来唤醒系统,并用语音进行导航、娱乐、车控等操作。而在导航方面,高德与沃尔沃共同开发了定制化的在线导航,除了根据实时路况提供躲避拥堵规划外,高德提供的EHP功能,能够带来超越车身传感器感知范围的超视距感知,从而能够提升ACC等驾驶辅助功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成为车企必争之地。与此同时,庞大的消费人群,也造就了领先全球的互联网企业。面对经历移动互联网“熏陶”,对车载服务愈发看重的用户,车企牵手专业互联网公司,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提供场景化、个性化的车联网服务,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将成为一种必然。未来,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能占据市场主动。相比降价,这可能是打动用户的更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