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壳”轩逸 这台合资车明天预售 假如只卖15万国产车会疯掉吗?
2018北京国际车展媒体日,日产展台最有意思,因为偌大的展台,只有日产聆风、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版、IMx概念车三款车型,三款全为纯电产品。
在大型车展上,采用如此极端的做法非常少见,要知道日产品牌在国内重磅燃油车型是非常多的,竟然全部缺席车展媒体日!可见,日产和东风日产电动化的激进和决心。
之所以说东风日产激进,同时也是因为日产在中国直接跳过了插电混动产品,全部转向纯电领域。当然,这与日产的激进有关,毕竟聆风已经在全球畅销多年,全球销量已经突破32万台。
今天主要聊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版,该车虽然有着轩逸的外观,但是基于聆风打造(存疑:目前并无公开资料证明,它是基于老款聆风还是全新聆风打造),可以算是套着轩逸壳子的聆风。
轩逸·纯电外观与汽油版轩逸大同小异,在全新V-Motion设计语言下,黑色U形面板使得车辆的前脸向聆风设计靠拢,该车充电接口被放置在了前格栅上方、前舱盖前缘处。
如果不认真仔细观察的话,单从侧面看,很可能会把它看做是一台轩逸,新车尾部特征就比较明显了,后保险杠造型比较有个性,还加入了蓝色装饰,尾部有“Zero Emission”标识,寓意为“零排放”。
在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77/1760/1520mm,轴距为2700mm,相比汽油版轩逸(4631*1760*1503mm,轴距2700mm)仅仅在车长和高度方面有细微差别。
东风日产选择以轩逸为原型来设计这款“轩逸·纯电”产品,因为轩逸在国内动辄能够月销3-4万台,与大众朗逸不分伯仲,有着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如果放着轩逸这样一个超级“IP”不用,那就是一种浪费。
单从数据看 338km的综合续航中规中矩
轩逸·纯电搭载一款型号为TZ200XS5UR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09马力(80千瓦),新车综合续航里程为338km,最大续航里程为389公里,快充模式下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量。
年内上市的几款主流纯电动轿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400公里,比如帝豪EV450、秦EV450、比亚迪e5、北汽EU5等,而同样来自东风集团,去年上市的风神E70(基于老轩逸平台打造),综合续航也达到了350公里。相比之下,338公里的续航谈不上优势。
338公里的续航够用吗?2018北京车展,《绿方向》参与了对轩逸·纯电首席工程师门田英稔(Hidetoshi Kadota)的深度采访,按他的理解,338公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数字,他的理由是,如果把电池容量做大,或者把电池组里的每个电池放得太多,会增加车体的重量,这样对能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我认可Hidetoshi Kadota的理由,但到底338公里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数字,我不清楚。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338公里日后肯定不再是合适的数字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份东风日产邀请媒体参与试驾时(当时是试装车,非量产版),该车充满电续航只有218公里,所以这台轩逸·纯电会不会是有两种续航版本呢?会不会还有低续航版本?明天我们就知道了。
东风日产会不会搅局纯电动市场?关键看轩逸·纯电的售价
轩逸·纯电如何定价,这可能是困扰东风日产高层的一个小问题,因为电动车市场产品并不多,竞争也不充分,现有的自主品牌定价策略也比较混乱。
纵观合资品牌,目前也只有伊兰特EV一款在售车型,官方指导价19.98-20.28万元。该车综合续航只有270公里,按照去年在北京市的补贴标准,国家补贴4.4万元,地方补贴2.2万元,另外,厂家补贴2.3万元,该车补贴后售价11.08-11.38万元。补贴后售价还可以,但续航太短,车型太老,参考意义不大。
参考目前主流的自主紧凑级纯电动轿车的售价,几乎绝大多数车型补贴后的价格都在13-17万元之间。比如,比亚迪秦EV 450补贴后售价14.99-16.99万元,帝豪EV补贴后12.58-15.58万元,北汽EU5补贴后售价12.99-16.19万元。
要知道,以上三款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都能达到400公里,而轩逸·纯电的续航只有338公里。
参考燃油车市场,1.5L排量的吉利帝豪6.98万起售,而1.6L排量的日产轩逸9.98万起售,两款车型有着3万元的差价,是否可以简单粗暴的推测,轩逸·纯电也要贵出3万块呢?
那么,假如轩逸·纯电起售价(补贴后)大约会在15-16万元之间,有聆风技术加持,有合资品牌的背书,这款套壳轩逸的电动车型上市后应该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轩逸·纯电能否以合适的姿态杀入新能源市场,最为较早布局电动市场的东风日产,定价策略是否也像其展台布局一样激进呢?一切等着明天预售价的揭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