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是噱头还是真的有用?你会上车就关吗?
现在的新车配置越来越多,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很多曾经高端车专属的配置也逐渐下放到普通车型上了,作为同价位车型的竞争手段,配置越多相应的竞争力也越强。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嫌自己车上配置多的。但是有一个功能,却成为了争议最大的点——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仿佛是什么不得了的黑科技。但实际上,这项技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并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众就将这项技术应用在了部分量产型的第二代POLO上。虽然在当时在高配车型上才配备,但是很多人并不买账,认为这是车企为了圈钱想出来的新噱头。
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的普及,并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大家都能用得上,完全是因为在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面前,汽车厂商想出来的降低排放的折衷办法。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发动机频繁的进行停机重启会损害发动机和电瓶。那么我们就这个问题来研究一下,发动机启停是否真的是鸡肋功能。如果有用,那又能节省多少油呢?
自动启停不会对汽车造成损伤
大家都知道,每次启动汽车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具体是为什么大家可能不清楚,发动机在刚启动的时候,发动机缺乏机油的润滑,造成的摩擦才会伤车,而且只有汽车在停放数小时以后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汽车长时间静止不动,机油回流到曲轴箱的原因。而在自动启停的短暂时间内,机油尚不能冷却,无法完全流回曲轴箱,所以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另外,在汽车出厂的时候,厂家预设了一套自动启停的逻辑进去,在保证发动机健康的情况下,自动启停才会介入。
至于自动启停会不会对电瓶造成影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会啊,要不然汽车厂商为什么要针对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汽车配备特制的电瓶呢。带有自动启停功能的汽车,它的电瓶,启动机等配件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只有耐久性,稳定性都达到了标准,才会投入使用。启动系统专用的启动机,在出厂之前就已经经受了几十万次的严苛测试,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自动启停的应用场景存在局限性
基于自动启停的原理,我们可以发现,理论上来说汽车停的时间越久省得油就越多,可以说是交通拥堵的城市或者节假日高速的福音。但是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实际应用率却并不高,除了部分无法关闭的车型,很多车主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开关,关闭这个功能,究竟是为什么让驾驶员对这个功能恨之入骨呢?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烦,这点小编自己也深有感触,堵车的时候踩刹车熄火,没过一秒钟前车走了,打火跟车,刹车熄火...反反复复好几次,非常令人抓狂,这可能也是现在的汽车智能化还不够的原因,无法根据现实的复杂场景作出判断,所以才会导致频繁的启动和熄火。另外就是在启停打开的时候,空调的功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不制冷/热了,冬天还好车内,夏天热的根本受不了。
总结
大体上来说,发动机启停技术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汽车保有量特别巨大的今天,如果全都使用自动启停,那么每年仅仅在怠速上节约下来的油量也是天文数字。很多时候,技术的应用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更以人为本,政策的推行是为了环保,而车企也应该努力将这些技术慢慢改善,增强系统的整体逻辑,让大家愿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