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小定突破3.3万辆 马自达电动化产品阵容再亮相释放多重重要信号
借7月12日2025长春国际车展盛大启幕之机,长安马自达携电动化产品阵容——MAZDA EZ-60(以下称EZ-60)与MAZDA EZ-6(以下称EZ-6)亮相展台,是长安马自达最新成果的展示,是电动化自信的流露,是全力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号角。
产品力爆棚 技术突破与差异化创新
MAZDA EZ-60的产品力非常强大。
空气动力学革命:全球首创的 9 风道设计(含 19 个真风口)将风阻优化 60.8 conuts,续航提升 41 公里,同时高速行驶时为后轴提供 705N 下压力,操控稳定性媲美保时捷 Taycan(风阻 0.22)。这种设计不仅提升续航,更通过降低风噪(车内语音清晰度提升 8%)和增强下压力,重塑电动 SUV 的操控基因。
智能座舱天花板:全球首发 4nm 智舱芯片(晶体管密度提升 1.6-1.8 倍,算力提升 25-40%)搭配 100 英寸裸眼 3D HUD,实现导航标志与真实道路的无缝融合,驻车时化身 3D 影院。26.45 英寸 5K 一体式大屏与电子外后视镜组合,在科技配置上全面超越特斯拉 Model Y(仅 15 英寸屏)和中国品牌相关车型。
安全性能碾压同级:车身采用 86.5% 高强钢(含 2000MPa 热成型钢),全系标配 9 气囊(总容积 370L),AEB 刹停速度达 80KM/h,场景覆盖与性能表现领先,提前满足 2026 年电动车最严安全令。对比理想 L6(7 气囊)和问界 M9(华为 ADS 2.0),EZ-60 在被动安全上更具优势。
MAZDA EZ-6在安全认证与性价比方面,具有独特的产品力优势。
C-NCAP 五星认证背书:乘员保护得分率 97.1%(2024 新规已测车型第一),车身 340MPa 以上钢材占比超 86%,9 气囊覆盖 26,500cm²,侧气帘长达 2 米,远超丰田 bZ4X(7 气囊)。主动安全配置含 19 项功能,AEB 刹停速度与 EZ-60 持平,安全性直逼沃尔沃 XC90。
增程 / 纯电双动力精准卡位:增程版 CLTC 续航 1301 公里(实测百公里油耗 3.6L),纯电版续航 600 公里(第三方达成率 95%),覆盖全场景需求。补贴后起售价 9.98 万元,首付 3.98 万、6 年 0 息等金融政策,使其成为合资 B 级电动轿车中唯一同时提供双动力且性价比超越自主品牌的车型。
市场竞争力:错位竞争与全球化破局
国内市场:精准切割细分需求
EZ-60 的科技先锋定位:以 23.99 万元起的预售价,切入 25-30 万元市场,主打 “合资品质 + 中国智造”。对比特斯拉 Model Y(起售价 26.39 万),EZ-60 在续航(增程版 1300 公里 vs Model Y 719 公里)、智舱配置(4nm 芯片 + 100 英寸 HUD vs 无 HUD)上形成差异化优势,吸引追求科技体验的中产家庭。
EZ-6 的安全性价比策略:补贴后 9.98 万起,直击 10-15 万元主流市场。对比比亚迪汉 EV(起售价 18.98 万),EZ-6 以更低价格提供同级最强安全性能,同时通过 “终身零燃权益” 降低使用成本,精准吸引对安全敏感的家庭用户。
全球化布局:中国智造反向输出
欧洲市场破局:MAZDA 6e(即 EZ-6)欧洲起售价 33.79 万元,低于特斯拉 Model 3(约 35 万元)和大众 ID.7(约 34 万元),凭借 “中国智造” 成本优势和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在环保法规严苛的欧洲市场建立信任。EZ-60 同步供应欧洲,预计定价 35-40 万元,以 “高配置 + 低溢价” 策略挑战奥迪 Q4 e-tron 等竞品。
供应链协同优势: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滑板底盘,通过 CTC 技术提升续航(超 1000 公里)和安全性,同时缩短开发周期 6-12 个月,研发成本降低 60%。这种 “技术反哺” 模式打破合资车企单向依赖外资技术的传统,形成 “中国技术 + 国际品牌” 的独特竞争力。
战略意义:新能源转型与品牌重塑
三电技术本土化整合:EZ-60 和 EZ-6 均基于长安 EPA 平台开发,整合长安三电技术与马自达调校基因。例如,EZ-60 的增程器热效率达 42%(行业领先),纯电版电驱系统效率 97.5%,实现 “合资品牌调校 + 自主品牌核心技术” 的深度融合。
智能化弯道超车:4nm 芯片、100 英寸 HUD 等全球首发技术,标志着长安马自达从 “技术跟随者” 向 “技术定义者” 转型。这种突破不仅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更通过出口欧洲实现 “中国标准” 的全球化输出。
通过 C-NCAP 五星认证和全球首发科技配置,打破合资品牌 “电动化滞后” 的刻板印象。例如,EZ-60 的 “8 级电池安全防护” 和 EZ-6 的 “终身零燃权益”,从硬件到服务构建新能源时代的信任体系。
南京工厂升级为马自达全球唯一新能源出口中心,形成 “研发 - 制造 - 出口” 闭环。MAZDA 6e 出口欧洲、东南亚,年出口量目标超 10 万辆,预计贡献长安马自达 2025 年营收的 30% 以上。
未来,长安马自达面临新的成长机遇。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预计 2025 年达 40%,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年增 25%。长安马自达凭借 “双动力 + 全球化” 策略,有望在 2025 年实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超 50%,成为合资阵营转型标杆。
宁德时代滑板底盘技术将应用于 2026 年推出的 CX-6e 等新车型,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80%),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悦马星空” APP 用户超 200 万,通过 “点拾成金” 预订政策(订金膨胀)和终身权益,增强用户粘性,预计 2025 年复购率提升至 15%。
在新能源领域,马自达品牌面对的是强势品牌特斯拉、比亚迪的挑战,需加大营销投入(2025 年计划投入 20 亿元),尤其在欧洲市场建立售后服务网络。
2025 年新能源 SUV 市场将迎来小米 YU7、小鹏 G7 等新品,EZ-60 需在智能化(如高阶智驾)和渠道覆盖(2025 年计划新增 100 家门店)上加速追赶。
让长安马自达增强自信的好信息是,自研实力增强,全球布局落子。
2027 年计划推出自研纯电平台,搭载固态电池(续航超 1000 公里),同时保留转子增程器技术,形成 “纯电 + 增程” 双线布局。
欧洲市场目标 2025 年市占率达 3%,需建立本地化研发中心(计划 2026 年在德国设立),针对欧洲用户偏好优化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
联合宁德时代、华为等合作伙伴,打造 “车 - 桩 - 云” 一体化生态,2025 年建成 1000 座专属充电站,解决用户补能焦虑。
结论
长安马自达 EZ-60 与 EZ-6 的推出,标志着其新能源转型从 “战略规划” 进入 “市场攻坚” 阶段。两款车型凭借技术突破(如 4nm 芯片、9 风道设计)、安全标杆(中欧双五星)和全球化布局(出口欧洲),有望在 2025 年实现销量翻番,成为合资新能源市场的黑马。但品牌认知度、竞品挤压和成本控制仍是其破局关键。若能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技术协同,加速渠道建设和用户运营,马自达有望在 2030 年前跻身全球新能源车企前列,重现 “技术马自达” 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