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文看懂“自主五虎”2025年中考,不轻松、都增长,各得新机遇

来源:车业杂谈
15:11

在过去半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波澜起伏,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让各方焦灼、争吵摆上台面,相关部门、协会的介入与发声,充分表明市场的不平静。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每家车企都过得不轻松,接下来该怎么走?“自主五虎”,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是业内的代表车企,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年中考,也许我们从中能找到答案。

比亚迪:孤独的领先者,承受被追赶之痛,找到新增长点

比亚迪销量的领先,已不足以用“一个月的销量当别人一年的销量”来形容,它现在的状态如同“飞人”博尔特在跑道上断层式领先。

1-6月份,比亚迪卖出了215万辆,同比增长33%,再创新高。

其中,比亚迪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132%,完成超过一半的销量目标(80万辆)。其中,6月份比亚迪海外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约230%,显示出极强的成长性。可以预见,海外市场,将会成为比亚迪再创新高的增长点与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关键。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是有经验的。目前,其在海外市场大手笔投入,已形成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匈牙利四大海外工厂的布局。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和泰国工厂分别于2024年6月和2024年7月投产,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巴西工厂首车下线。除此之外,比亚迪为出海而准备的8艘滚装船已有4艘投入运营。

相比在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增速低很多,约20%左右。但其实,20%的增速并不低,国内有此增速的没几个,也甚至比它在2024年的同期增速(约18%)还要高一些。这得益于比亚迪在今年释放技术红利,即推行全民智驾,以及进一步依托成本优势提高终端优惠。

对比全年550万辆的销量目标,尽管比亚迪在上半年只完成了约40%的任务,但如果能保持上半年的增速,它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也并非没有机会(按全年销量目标计,年增长29%)。

当然,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优势在国内不如从前是客观事实,因为其他自主品牌的插混&纯电车型也纷纷上新,加上合资品牌也开始强化新能源车的投入,比亚迪面临的竞争压力之大远非从前可比。

这一点,从让人愕然的舆论战中,可管中窥豹。另外,王朝&海洋网3-6月份的销量环比滞涨(3月:350615辆,4月:347053辆,5月:348393辆,6月:342737辆),也表明其基本盘承压。

吉利汽车:战略大师&节奏大师,紧跟领先者

当这份快报放出时,吉利控股在上半年的表现,给业内带来的冲击堪称震撼。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含金量比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的要高。

基于出色的业绩表现,在这份快报上,吉利控股同步公布上调2025年度销量目标计划,由271万辆增至300万辆。这不禁让人疑惑,在现在几近白热化的市场里,为何吉利控股会有这么大的底气?

单从表单数据上看,除出口业务与未列在表单上的宝腾业务外,吉利控股其他业务均增长,且增幅不小,平均增速达到47%。其中,已经单立的银河品牌销量增速竟然达到惊人的232%。当然,银河品牌的做大,有几何、翼真被并入的功劳,不过,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与造型设计革新,才是银河品牌能有此爆发的关键。

数据显示,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平均增速为125%,其中纯电车销量占比36%,插混车销量占比15%,新能源车销量合计占比51%。在坚持“油电两条腿走路”的所有传统车企中,吉利控股的新能源销量占比最高,意味着它不仅守住了油车基本盘,还最大程度享受新能源车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这,就是底气。

2024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台州宣言》,推动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和战略人才,表面上是资源收拢整合,实则是对公司状态与市场运行节奏精准把握的体现。

如今,效果正在显现。

长安汽车:有新央企背景的战略转型先锋,进入新时期

135.5万辆,是长安汽车在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创近8年新高,同比增长1.59%。如果抛开合资业务不计,那么长安汽车的自主业务发展还要快一些,同比增速为2.6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近85%,比2024年的数据更高了。对比一汽、东风、上汽,其自主业务能力可见一斑。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5万辆,同比增长49.05%,约占总销量的33%。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不仅高于一些传统车企,在央企中也属头名,表明其在央企背景下的积极求变。

在海外市场,长安汽车销量近30万辆,同比增长近50%。

有此表现,还是源于长安汽车的战略前瞻与转型求变的决心。在过去,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出海,长安汽车先后推出“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计划,使其技术储备充实、发展路径清晰。而由阿维塔、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长安汽车、长安凯程构成的自主品牌矩阵,便承载了长安汽车的多动力并行路线,也表明长安汽车的发展逻辑(多条腿走路、高中低覆盖)。

2017年,长安汽车提出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不久前,朱华荣表示,目前长安汽车已初步显现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雏形。这表明,长安汽车转型之路已小有成就,但效果并未全部显现。

一是旗下新能源品牌销量还有待提升,二是其在海外市场也需拓展业务。这意味着,长安汽车还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与更高效的运营,而新央企背景会让这些变得更容易实现。

奇瑞汽车:耐得住寂寞的理工男,迎来春天

作为国内唯一没有上市的大型整车企业,上市公司提供的那种产销快报,奇瑞没有对外提供。据其在官方账号上公布的数据看,奇瑞汽车上半年的销量再创新高,为1,260,124辆,同比增长14.5%。

出口依旧是奇瑞汽车的大业务,上半年出口量为550,270辆,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其出口量约占总销量的44%,与2024年的基本持平,较2023年(50%)有所回落,同比增长3.3%,较2024年的增速(21.4%)回落。

由此可看出,在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的较快增长是由国内市场贡献。在国内市场,奇瑞汽车的增长点在哪里?答案是,新能源车。

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为359,380辆,约占总销量的29%,同比增长98.6%。注意,新能源车增量几乎等同于奇瑞汽车总销量的增量。

自2023年提出“新能源不客气”,奇瑞汽车的新能源业务呈持续增长态势,“油电协同”正显现效果。这背后,是“理工男”确有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如鲲鹏动力,这是奇瑞汽车的强项。

不过,还要能看到的是,现在的奇瑞汽车,强项不只有技术这一项,它正在形成技术—营销的协同。且不说其连续发布 " 智能之夜 "、" 混动之夜 "、" 安全之夜 ",正向外界秀肌肉,就说“新媒体、新渠道、新产品、新智慧、新形象、新协同”的六新营销服务理念,已让奇瑞汽车通过新媒体线上获客的能力走在了传统车企的前列。

今年,奇瑞汽车已在港股提交IPO,待上市成功后,奇瑞汽车当迎来新时期。

长城汽车:差异化竞争的王者,走出泥潭

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约57万辆,同比增长1.81%。这样的增速算不得高,不过,考虑在上半年国内市场波澜起伏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还能有增长,表明它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其中,哈弗、WEY、长城皮卡是销量增长的正贡献点,欧拉、坦克则拖了后腿。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上半年卖出约20万辆,较同期基本持平。

哈弗品牌的表现,值得一说。从高度依赖哈弗H6,到现在由枭龙MAX、猛龙系列、大狗系列、哈弗H6系列等构建产品矩阵形成合力,哈弗品牌褪去由H6带来的神话光环回到人间,也表明它走出泥潭。

同样的,WEY品牌也正回归正轨。除6月销量突破万台大关外,“高山+蓝山”的双组合,也正在重塑WEY品牌的形象,它终究是创始人的脸面。

欧拉是长城汽车的“痛”,从几乎成为时髦的女性品牌,到差点被并入哈弗,欧拉经历了波峰到波谷。上半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销量占比约28%,不算高。因此,从诞生就承载着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重任的欧拉,就要站出来。

消息显示,长城汽车已任命吕文斌为欧拉品牌总经理,除6月27日上市的2025款欧拉好猫,今年下半年欧拉还有新车上市。

一直以来,长城汽车主打差异化竞争,越野系列至今都是强项,“方盒子”则是差异化竞争的又一次代表作。数据显示,长城汽车的“方盒子”车型上半年销量达4.8万辆,同比增长14.39%。不过,引领了“方盒子”市场并先享受红利的坦克品牌,正遭遇后来者的同质化竞争,其受到的冲击到现在也未消弭。

值得注意的是,在差异化竞争这条路上,长城汽车又走出了新路。长城G系列混动重卡旗舰车型G1050已经上市,“商乘并举是长城汽车强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

写在最后:在过去半年,“自主五虎”均表现出足够的韧性。发力新能源车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守住基本盘,是驱动它们正增长与较快增长的动力。虽然市场波澜起伏、新奇层出不穷、纷纷扰扰,但产品为王的规律没有变,它们多年养成、各有特色的自主研发体系能力,是守正出奇经营理念的呈现,也是它们能抗住风雨并继续走下去的本钱。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